返回顶部

快来看乡村艺术如何玩转“时尚”

发布时间:2018-01-30 08:03:23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刘波  

  9米高的竹编吉祥狗。

  145米长的巨幅剪纸作品。

  精巧的艺术作品吸引观众。

  □本报记者 吴梦琳 文莎/文 衡昌辉/图

  乡村艺术有多惊艳?1月29日,在成都红美术馆开幕的“四川首届乡村艺术大展”,汇聚全省各地的370件乡村艺术精品,通过现代艺术的展陈方式,与影像、装置艺术等多种新技术融合,呈现出全新的、时尚的观展体验。

  竹编、漆器、蜀绣、油纸伞……此次展览一次性展出乡村工艺作品门类之齐、数量之多、规格之高,为历史之最。这些拥有浓浓乡土气息、工艺精湛的展品,均由我省民间手工艺人原创制作,他们中有农民、工人、学生,也有专职的手工艺者。此次展览免费对外开放,将持续到3月2日。

  丰富多彩 精美展品来自民间

  四川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去年下半年,主办单位通过全省文化系统、民间工艺机构以及民间艺人等,启动乡村艺术作品征集工作,共征集到600余件作品,最终筛选出370件作品参展。参展作品涵盖唐卡、漆器、年画、农民画、竹编、蜀绣、油纸伞、泥彩塑、皮影、竹簧雕刻等多种艺术门类,包含汉族、藏族、羌族、彝族等多个民族工艺文化。

  展厅门口,有一个高达9米的公共艺术竹编狗,由当代设计师与竹编民间手工艺大师共同创作完成。“这只竹编狗从设计到编织,一共花了大约10天时间,由近20名竹编工人现场完成。”策展人金硕告诉记者。

  而来自广元苍溪145米长的巨幅剪纸作品,则是专门为此次展览所创作,以“走进新时代”为主题,通过“走进新时代”“不忘初心”“新时代使命”“新时代苍溪”四个篇章,展现幸福美丽新生活。

  为了更丰富地呈现四川乡村艺术,主办单位、策展团队等多次走入乡间,寻访民间艺术精品。“我们去成都周边寻访一件蜀绣作品时,因为道路比较狭窄,只得下车步行。就在一个农房里,精美的蜀绣作品让所有人眼前一亮,十分兴奋。”金硕说,这些作品带有浓浓的乡土味道,“我们希望能够让大家看到这些散落在乡间的美好艺术,让这些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

  德阳市罗江区略坪镇建国村的范玉华创作的面粉画《农家小院》也入选了此次展览。范玉华告诉记者,她从小热爱绘画,由于经济条件限制,没能参加专业培训。外出打工时,她偶然接触到面粉画,便开始自学和创作。自己的作品能够参加这样一场展览,让她十分激动,也让她坚定了继续创作面粉画的决心。

  跨界融合 现代展陈呈现乡村艺术

  此次展览设置了年画与农民画、图样及绘画、器皿及手工工艺、手工与民间材料、体验工坊以及民族文化六个篇章,让观展者惊叹的是跨界融合、创新展陈。以乡村艺术精品与现代展示工艺结合、静态展示与体验参与结合、精品展示与作品展销结合、场内展示与场外展示结合的展陈理念,邀请国外设计团队参与视觉设计,展品的布置、现场灯光、背景墙壁等都别具一格,让乡村艺术变得十分时尚。

  在年画与农民画展区,一幅幅绘画作品不仅被挂上墙,还装进了“箱”。参观者只需摇动装置箱上的手柄,画纸上将变换着人物的不同动作、神态,像是“农民画”版的万花筒。而在器皿及手工工艺展区,从全省各地收集而来的陶器、瓷器、土罐等,在一个玻璃镜房里呈现,步入其中,像是在密室寻宝一样,体现出“器有乾坤”的意味。

  设计团队还使用了竹编、粮食画以及乡村油菜花等为元素,设计了一组时尚海报。“这些视觉元素我们不仅运用到了海报里,还呈现在展览空间里,让展览特别生动,有当代美感。”金硕说,例如在藏羌彝民族文化展区中央,悬挂着3万根左右的金刚结,使用藏羌彝元素的丝线编制而成,空间中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刺绣等,让观众参观时可以形成“浸入式”体验。

  为了让观众更好地感受传统工艺之美,主办方还邀请了诸多民间艺人,以工作坊和乡村艺术集市的形式,将艺术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可以深度体验生产生活与艺术创作融合。

  据了解,本次展览经创作者同意,一共售卖、拍卖了292件作品,占作品总数78%。展览结束前夕,主办单位将组织义卖活动,展品义卖收入一部分返还民间手工艺人,切切实实地增加农民艺术创作者的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