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位铁路职工的平民艺术收藏

发布时间:2018-05-17 15:44:0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余如波

怀宇收藏作品:王大同《松林湖畔》,油画,2008年(受访者供图)

第一次收藏,一幅画花掉好几个月工资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龙怀宇便开始买画。他的第一次收藏经历,说起来有些机缘巧合。当时,龙怀宇揣着很久没用的存折去银行挂失,没想到里面竟还有800多块钱。他本想在黄桷坪随便转转,却一眼看中一幅江南水乡风景的油画,几番讨价还价后“一张存折换了这幅画”。“要知道,800元在当时是好几个月的工资。”

那时,艺术品市场尚未像现在这样发达,艺术品收藏也并未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龙怀宇最初的藏品,有不少竟来自废品收购站和“棒棒”手中。“比如川美一些工作室清理杂物的时候,就会把作品集中送到废品收购站。有时候一捆国画就有几十上百张,几十块钱就能买到。”龙怀宇一度热衷于这种“淘宝”,将大量作品搬回家中。

以工作室为单位,让龙怀宇的收藏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师承关系。不过他也发现,由于自己眼力所限,大量作品其实是品相不好、水平不高的“菜画”,“捡漏”佳作的机会很少,“就当是收藏早期交的学费”。

也有一些画商,会在教师、艺术家搬家时上门求购,然后加价转卖给收藏者。“跟画廊老板熟悉之后,他们还会主动帮你提高鉴赏水平,培养精品意识。”龙怀宇很清楚,“买得多”不难,持续学习才是王道。一旦有空,他都会到各大艺术机构看展,龙美术馆(重庆馆)等多次留下他的足迹。“有时看完还不尽兴,会邀约朋友再去。”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