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蓉漂故事演上舞台 写给成都的情书

发布时间:2018-06-14 15:59:5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余如波

《我在成都等你》剧照(余如波 摄)

一群“蓉漂”做出一场“蓉漂”戏

舞台的灯光徐徐照亮,伴随着电台主播清脆的嗓音,成都人平凡而忙碌的一天拉开帷幕:卖早点的阿姨、扫地的清洁工、急着打卡的上班族、联络客户的保险推销员、外地来的游客……《我在成都等你》用情景剧方式,呈现一种断面式的人生百态,将不同人物的故事交织其中。

台前,年轻的“蓉漂”们在这座城市书写自己的故事;幕后,《我在成都等你》的主创团队同样都是“蓉漂”,他们大多已在成都度过数年、数十年光阴,在这里开创着自己的事业。

该剧灯光设计张劲来自宜宾,今年36岁的他已有13年的“蓉漂”经历。不过,当他2001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时,其实本没有想过回四川工作。“后来在一次和母亲的日常电话中,她看似平淡地说了句:其实成都重庆还是不错,你要不去试试吧。”张劲17岁时,父亲因车祸身亡,他明白母亲希望孩子离她近一点。幸运的是,2005年全国只有上戏16名灯光设计专业学生毕业,张劲拿着简历在川渝两地兜了一圈,最终顺利成为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

《我在成都等你》剧照(余如波 摄)

更多主创,老家则在川外的陕西、河北、山东、新疆、黑龙江等地。该剧制作人、编剧、作词潘乃奇来自黑龙江大庆,从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后,2007年随四川男朋友落户蓉城,几经辗转进入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当编剧。去年初,她还跨界担任《家在成都——此心安处是吾乡》一书责编,讲述外籍“蓉漂”在成都的故事。

《我在成都等你》同名主题曲出自河北男孩徐文浩,他在从大理回成都的飞机上写成词曲。“毕业时没有回老家工作,一方面因为自己要强,一方面也由于已经适应了成都。”尽管才25岁,徐文浩却已在成都生活了8年,早已不觉得“漂”,甚至他的父母也从老家来到成都生活。“除了不太会说四川话,我就没觉得自己是外地人。”

《我在成都等你》剧照(余如波 摄)

把自己的“蓉漂”体验搬上舞台

《我在成都等你》剧中,两位男主人公徐丰、小洋分别是普通的保险推销员和银行职员,小洋还因母亲生病导致经济拮据,不得将买房计划一再推迟……这些情节,其实有不少来自主创团队真实的生活体验。

该剧出品人、编剧王淼来自西安,身边就有一些保险推销员和银行职员,他们不仅要早出晚归,有时陪尽笑脸也签不下一单生意。“我有个同事的老公就是保险推销员,家里一直反对他们在一起,后来买到房才最终‘战胜’了父母。”王淼5年前来到成都后,第一个梦想也是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他觉得这是一种对归属感的渴望。

对于刚来成都3年的该剧导演逯春晓,这种感觉犹在昨日。作为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表演系的青年教师,逯春晓“蓉漂”之初没有朋友,只能养狗、看书、玩游戏度日,几乎每天都想着逃离。“看到剧本的时候,不由得想到自己的经历。”他将剧中的“外卖小哥”独立成章,让他口述自己因电瓶车坏掉,送餐迟到而被投诉的遭遇,还将徐丰和女朋友分手的场景改得更“抓心”。“这样的作品应该让观众眼含热泪,要疼就得‘疼坏’。”

《我在成都等你》剧照(余如波 摄)

《我在成都等你》刻画的多是令人心酸的奋斗中的小人物,主创们坦陈这并非“蓉漂”生活的主要面貌。逯春晓希望,未来《我在成都等你》可以增加一些“蓉漂”成功人士的角色,让故事更加完整、丰富。“其实,李冰、杜甫也是伟大的‘蓉漂’。”

在王淼看来,“蓉漂”本质上是一种移民文化,清代的“湖广填四川”、民国的“大后方”建设都是如此,这也体现了四川文化包容、创新等特质,“就像火锅,啥都能煮着吃”。王淼刚来成都时,不太理解打麻将等休闲娱乐方式,觉得认真读书、工作才是正事。“后来逐渐体会到,成都的闲适文化并不是‘玩物丧志’。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8小时之外就应该尽情享受生活,停下来看一看周围的风景。”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