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马边河畔,蓄势千年“强弓”待发

发布时间:2019-07-11 15:15:0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 余如波

不同视角下的古街(犍为县委宣传部供图)

24条街道构成古建筑群,现存天井150多个

悠久的历史、繁盛的商贸,造就清溪古镇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古建筑风貌。整个清溪现存大大小小150多个天井,成为古镇空间格局的一大突出特色。

如果从空中俯瞰,或者在地图上观察,可以看到马边河恰好在清溪附近拐出一个弓形。南边的“弓背”,北边的“弓弦”,共同环绕出建在一片冲积平坝上的清溪。

与一些古镇相比,清溪至今少有旅游开发的痕迹,在镇上居住、行商、购物、休闲的大都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2006年,罗长安开始对清溪古镇进行逐街、逐巷、逐院的采访拍摄和史料查阅工作。根据调查,罗长安绘制了《清溪古镇平面示意图》,发现镇内街道以东西向为中轴线,形成三纵六横的方格状街道骨架。古镇东西长约1.2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临河街道在适当位置有巷道通向河边,主要巷道外设置有码头。清溪主要街道宽度古时为3米左右,均为石板路面,民国时期拓宽为现在的6米左右。

按照功能定位的不同,清溪的街道分为商住区和纯居住区,其房屋庭院布局均为四合院。有趣的是,一座四合院内通常有好几个天井,有的达六七个之多,大的面积超过100平方米,袖珍型只有两三平方米。全镇现存天井达150多个,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基本完好,十分难得。“其中一些袖珍型天井不仅造型美观,而且装饰精巧,颇具艺术价值。”罗长安说,这种空间布局把室内外有机地联系起来,既隐密、安静,又满足了通风、采光、绿化、休闲、晾晒等生活需求,成为清溪古镇空间格局的突出特色。

位于和平街的彭家院便是一例。彭家院建于清代,面积仅105平方米,全镇最为袖珍、面积不到3平方米的天井就在这里。“称其为‘天窗’似乎更合适。”四川人文地理作家马恒健说,天井修建者充分考虑了其实用性,在原应该施以瓦当的四檐,用砖石和三合土砌了一圈埂,以防房顶的雨水注入院内。“这高半尺的埂,竟然一点也不马虎,其上有花草浮雕加以装饰,真令人赞叹。”风格不同、形制各异的天井,在书堂街的文朝辅进士第、黄家坡街的黄家大院、复兴街的何家大院等宅院均完整地保留着。

24条街道构成近半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其中有祠堂、会馆、寺庙、民居、码头、学校、水利设施等。信步古镇,古色古香的宅院或在街边出现,或退隐在新建的现代建筑背后,给人以探秘之感。老建筑多为小青瓦,构成深灰色的主色调,偶有一些刷白的泥糊竹壁和其他色彩的装饰点缀其间,十分和谐。清溪古镇中,建筑门窗、墙壁、屋脊、撑拱上随处可见石雕、木雕等装饰,内容有福禄寿喜、吉祥图案、历史故事、戏剧人物、花草动物等,布局严谨,层次分明,人物动物造型生动,工艺精湛。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