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美文欣赏|那些被遗忘的时光 基层税务干部诉说与蓬溪姜糕的不解情缘

发布时间:2020-04-27 17:50:15  来源:四川日报网
编辑:彭焘  

  在遂宁蓬溪,有着很多吃着蓬溪姜糕长大的本地市民,他们对于蓬溪姜糕有着一份独特的特殊情感。近日,一名来自遂宁基层税务的干部在出差时,恰巧走访了目前位于遂宁金桥新区的江正品蓬溪姜糕有限公司,勾起了她对蓬溪姜糕的儿时记忆,写下了这篇名为《那些被遗忘的时光》的佳作。

  那些被遗忘的时光

  ——一名基层税务干部写在全面复工复产之际

  前 言

  昨天出差的地方,是到金桥新区,一路上,四月的蓬溪大地,暖风和煦,春意盎然;田间地头,农户在辛勤播种;重点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大型挖土机、推土机、起重机在工地上来回穿梭;景观道旁,王力门业绵延数里的大型钢架厂房已初具规模,重点产业和大小企业纷纷全面拉开疫情后的复工复产,机器轰鸣在车间生产线,让税务局的同仁们倍感欣慰踏实,来之前的担忧与焦虑瞬间云散烟消。

  这次走访的企业之一是江正品蓬溪姜糕有限公司,这个成立于2017年的全市重点项目,是投资一个亿在蓬溪新区高标准兴建的康养食品工厂,新产品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追捧,因为疫情,生产和销售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我们深入生产一线、了解销售前景并为该企业认真细致做了分析和深入研讨,宣传最新税收优惠政策,受到公司的欢迎和认可。

  返程途中,车窗外闪过一副副春天的画面,蓝天白云、樱花怒放、青山绿水天地间,一幕幕关于蓬溪姜糕的前尘往事排山倒海而来.......

  (一) 外婆、母亲与蓬溪姜糕的往事

  八十年代中期,我就读文井中学之前,家住在当时文井区的文井乡政府大院内,这是当年大家族在院子里唯一的一张合影,如今里面有五个长辈已经离开人世,包括我的继父和母亲。

中间穿花点便服梳两羊角辫的的小女孩为本文作者

  在那个物质贫乏生活困难的年代,家里一大堆孩子,却因为父母的勤俭持家,精打细算,生活品质还算优渥,由于我先天不足,体质羸弱,排行老幺,记忆中从来没有缺过零食,兜里总有几分钱零花,母亲总是会偷偷给我单独准备吃食,印象最深的有桃片、芝麻馍馍、油酥面、柿饼、杂糖等等,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数甜香软糯的蓬溪姜糕了!

  那个时代,家居乡镇能在县城里买到姜糕,都是要托所谓的熟人购买,当时蓬溪姜糕因为配料讲究,品质上乘、精制细作而供不应求,当年的蓬溪人都是在逢年过节招待贵客、馈赠亲友时才舍得去购买,1984年,我清晰记得,和舅舅居住在贵州都匀的外婆第一次,也是生前最后一次来文井老家看望我们全家,父母特地从县城买了很多盒姜糕回来招待,外婆将近八十岁,旧社会最后一批缠小脚太婆,少不经事的我,总是好奇观察她干瘪没有牙齿的嘴巴是怎样咀嚼食物,姜糕的其中一种吃法就是那个时候学会,母亲在清晨烧好开水,将雪白软糯的姜糕分成小块放在青花瓷碗里,滚烫的开水顺势而下,汤勺轻轻搅动成糊,一碗混合有蜂蜜生姜糯米味道的香甜早餐就做好了,外婆的脸上总是乐开了花,这种吃法太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母亲尽孝,外婆欢欣。而给舅舅和其他亲戚的吃法却是母亲将雪白软糯的姜糕分成小块,一个个丢七分热的油锅里慢慢翻滚进行煎炸,青花瓷花边的盘子里小方块金灿灿的姜糕酥脆香甜,这也许就是人到中年我依旧酷爱甜食的渊源,那些守在灶台边向嘴的时光,那一幕幕幸福温馨的场景永远深藏脑海,和母亲在一起的短暂岁月一生都无法忘怀。岁月荏苒,时光如梭,母亲离开我已是三十一年。

80年中期外婆和母亲及舅舅全家在都匀

  三十多年过去,每当读到余光中的《乡愁》,我依然会泪如雨下。“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火车票,母亲在蓬溪,外婆在贵州;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和外婆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盒甜香的姜糕,我在这头,思念在那头。”记忆中每年的暑假,母亲总会收拾大包小包,有老家的各种特产、风味小吃、当然必有外婆喜欢的姜糕等东西,风尘仆仆从蓬溪坐班车到重庆,乘火车到贵阳,再转火车到都匀,小住一段时间陪伴外婆。1988年,母亲生前最后一次带上16岁的我去贵州看望外婆,长途颠簸,路途迢迢,因为携带太多姜糕又怕压坏极其辛苦,那些在绿皮火车上拥挤不堪的记忆模糊又混沌,那些一路上母亲的呵护,对外面的世界开始有新奇的向往,是我一生中最美好幸福的时光。

  母亲突患脑溢血去世后的那几年,外婆缠绵病榻最终瘫痪,时常抱怨母亲暑假不再来看她,念念叨叨蓬溪姜糕和母亲亲手为她特制的小脚布鞋,舅舅不敢说出真相只能百般哄骗。九十年代初期,远山远水邮寄东西很麻烦,不像如今快递事业风生水起,新包装蓬溪姜糕加长保质期的新工艺,否则也不会让外婆留下遗憾。

母亲珍藏的八十年代火车票

  (二)劳模嫂子与蓬溪姜糕

  我嫂子读书的时候和我哥是高中同班同学,居住在当时的县城下河街55号。印象深刻她那张条三寸照片,两条长长的乌黑辫子打髻,穿碎花布蝴蝶结连衣裙,手捧一本杂志亭亭玉立,气质出众,温柔恬静,我们在老家的院坝里争先传观,母亲开心得合不拢嘴的样子我记忆犹新。嫂子1985年高中毕业后在蓬溪县食品加工厂办公室工作,坐落在南门口这个厂的布局我还依稀记得,购销处有老式木柜和算盘,单独有人开票才能去库房取货。嫂子和我哥恋爱期间,我家总能吃到精装姜糕和那种精制月饼,尤其是那种内部职工才能买到的精制姜糕,让我真正品尝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的全部内涵。

  八十年代末期,漂亮的嫂子经常性和食品厂的员工们带着让蓬溪人引以为傲的蓬溪姜糕去参加全市和周边市县的糖酒会和展销活动,她曾绘声绘色的对我描述过当年繁荣轰动供不应求的交易现场,让我作为蓬溪人非常骄傲。后来因为食品厂效益不好,她调动到其他单位工作,临退休那两年,因为常年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被评为省劳模,这项殊荣,我想也是因为在食品厂的历练成就的辉煌。只是遗憾这次请她找点当时展销会上她的那些老照片出来,遍寻不见,嫂子的那些美好岁月,也只能留在记忆里。

  (三)我与蓬溪姜糕的重逢

  人到中年,诸事历练,愈发怀旧,每当看到老家面目全非的旧屋、小时候吃过的零嘴、一张老照片,邂逅一个几十年不曾再见的老朋友,总是思绪万千。出差回来后,我专程去了县城奎阁广场的入口处找到“江正品”姜糕专卖店,欣然购买了一盒拿到办公室与同事分享,冲泡一壶小青柑搭配,细细品尝咀嚼,较之老包装的蓬溪姜糕,江正品出产的姜糕依然洁白如玉,包装精致卫生、分隔设计巧妙、口感更趋绵软、姜味异常浓郁、入口温润,张嘴说话也不会再喷出渣,保质期更长。

  蓬溪,在中国传统的“孝文化”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据考证,在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孝”中,孟宗哭竹(哭竹生笋)、丁兰刻木(刻木事亲)两大孝子的故事,其原生地就在蓬溪县。自古以来,蓬溪都传承着“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而蓬溪姜糕,又是历史悠久、颇具知名度的一大康养产品,完美再现了“太后玉糕”的卓雅风韵和宫廷美味,更是最具蓬溪精神的一个重要文化资源。

  岁月的长河里,我们从南到北,我们吃遍天下美食,灵魂深处始终不会忘记儿时的味道,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是我们记忆里珍藏的瑰宝,每当想起的时候,总会在心湖泛起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在这个春风习习的午后,忙碌工作的间隙,重温记忆,铭记前辈创造的美好生活,搞好税收本职工作,为家乡全面复工复产的企业服好务,努力把因为疫情耽误的春光抢回来,不忘初心,兴税强县,我们都是追梦人。

  来源:蓬溪县税务局 李晓俐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