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获颁第11届“中国医师奖”,4位四川医生载誉归来

发布时间:2018-08-20 21:04:2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吴忧 付真卿 石小宏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忧 付真卿 石小宏)8月20日上午9时30分,一台预定的心脏外科手术准时开始,刚刚回到成都的肖宗位立即拿起了手术刀。

此前一天,首个“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11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包括肖宗位在内的4位四川医生获颁“中国医师奖”。走上领奖台,他们的故事被人铭记;载誉归来,他们的故事仍在继续。

他们的故事

“‘中国医师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是经国务院审批的全国医生唯一的行业最高奖项。”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用一句话点出了这个奖项的含金量。

肖宗位从医已经二十余年,如今是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主任。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医院绝大部分心脏外科手术,而主动脉夹层手术能力已排名全省前列。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临床上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转院往往来不及,如果我们处理不了,几乎就意味着死亡。”肖宗位告诉记者,瞄准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手术,他和同事一直在努力,“如今我们能够在急诊独立开展主动脉夹层手术,大多医院还未能做到。”

在北京领取“中国医师奖”后,阿坝县藏医院院长徐康忠专程带着妻子儿子去了八达岭长城。不到长城非好汉,在医师行业,来自阿坝县的徐康忠无疑也是一条好汉。

从医整整25年,徐康忠已主刀大小手术逾万台,创造了无一例医疗事故、无一例失败手术,病人满意率、床位使用率100﹪的佳绩。他在阿坝县群众中口碑极佳,甚至与阿坝相邻的青海、甘肃等地的患者都纷纷慕名前来就医,有着“徐一刀”的美名。

一同获奖的,还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严律南、刘进两位教授。

严律南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学科主任,每一天都和患者“肝胆相照”——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严律南实施了肝癌手术8000余例,实施临床肝脏移植1432例。他还反复试验,得出黄种人“采用低剂量抗排斥药就可以达到同等效果”的医学结论,想方设法帮患者省下药费。

“推药之后你什么都不知道了,但是请你放心,我们一直都在你的身边,我们尽我们的全力保证你的安全。”术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手术中心主任刘进都要这样嘱咐患者。这位海归专家到院10多年来,带领麻醉科发展成为国内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科室,并且连续多年在复旦医院管理排名上名列第一。

“他们的年龄不同、经历各异。”张雁灵在颁奖时说,“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高贵的操守。”

他们的愿望

颁奖大会一结束,肖宗位就往成都赶,但是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到家睡下。第二天一大早的手术日期早已预定好,肖宗位不愿意推迟,“对我来说可能更轻松,对患者来说可能是煎熬,对更多排好手术日期的患者来说也有影响。”

肖宗位说,获奖并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征程的开始。

“将每年8月19日设立为‘中国医师节’,体现了党中央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高度重视,而自己能够在首个‘中国医师节’获得这样的荣誉,让我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肖宗位表示,作为市级综合医院的一名医生,他要带领团队练好医术,“把我们应该做的做得更好,让患者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25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徐康忠获得了应有的回报。8月12日,他接到了中国医师协会的电话,通知他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一开始我还不太相信。”徐康忠说,他只是偏远地区一个很普通的基层医务工作者,从来没想过能获得如此荣誉。

19日,徐康忠在人民大会堂得到了这份沉甸甸的荣誉,“能获得这个奖,是对我以前工作最大的肯定,也是对我今后的一种鼓励和鞭策,我会以此为起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病人所需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我会继续扎根高原,为更多需要我帮助的患者服务。”徐康忠说。

严律南一直把“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挂在嘴边、记在心里。“作为一名党员,心里应该时刻装着群众;作为一名医者,应该从对病人的态度和挽救病人生命的努力程度来审视自己。”严律南说,虽然已退休,但他仍旧把自己当作一名在岗的医者,希望与患者们继续同“肝”共苦,共同努力战胜疾病。

“现在回头来想,学医还是很好的。”刘进笑说,自己当初本不愿学医,如今已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份事业,正在强化的“尊医重卫”氛围、逐步提升医师的职业荣誉感都让他充满希望。“总的来说,国家对医生的需求比较大。对于我来说,希望能够有更多年轻医生更好、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这样他们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