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提前24天完成小目标 235个“成都蓝”背后的秘诀

发布时间:2018-12-10 19:39:3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张明海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明海)记者从12月10日下午成都市环保局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截至12月7日,今年成都已累计收获优良天数235天,实现235个“成都蓝”,追平去年全年优良天数,同时提前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年度目标,这也意味着成都提前24天完成了今年的“蓝天小目标”。

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 “今年大气污染气象条件总体上看与去年持平,但是阶段性的气象条件恶化程度较去年更为严重,特别是8月中下旬和11月下旬。在不利气象条件背景下提前完成目标天数,说明成都在大气污染科学防控方面取得了成效。”成都市气象局副局长罗泳平表示。

235个“成都蓝”的背后,有怎样的“绿色秘诀”?成都提出,力争到2022年,绿色经济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柱,绿色低碳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00亿元以上,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基本建立。

秘诀一:“抠”

部门联动 精准到“微克”要蓝天

成都市民姚永清最近养成了朋友圈晒美景的习惯,从年初的晒雪山,到最近的晒银杏,“蓝天白云越来越多了”。

数据显示:截至12月7日,成都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235天,同比增加5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70.1%,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重污染天数4天,同比减少12天;主要污染物PM10、PM2.5浓度分别为80、4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4.8%和5.8%。

“以日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对于全国机动车拥有量第二、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都来说,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是一个精准到每一个时间点的、各部门协调联动的结果。

根据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受成都委托编制的《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成都围绕产业机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等方面,编制成都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同时,按照“一天一天的抠优良天、一微克一微克的抠细颗粒物浓度”要求,成都市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650”工程,实施压减燃煤、治污减排、控车减油、清洁降尘、综合执法、科技治霾六大行动。

发布会上,一组组数据显示出今年以来成都在大气污染防治上的“铁腕”。

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副局长田立给出一组数据,在推进机动车减排、高污染车辆路面管控、交通优化组织等方面,截至2018年11月,成都共现场查处渣土运输车辆交通违法11.05万件(其中,抛撒违法行为1.4万件)、水泥罐车交通违法8.05万件、砂石车交通违法4.76万件。

同时,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2017年以来成都已关停的908台锅炉均实施拆除或去功能化处理,减少燃煤锅炉2502.38蒸吨,减少煤炭消耗约132.13万吨,每年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59.64万吨、二氧化硫8.42万吨、氮氧化物7.43万吨。

123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