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王眉灵)一年前的今天,川航3U8633航班特情成功处置,震惊中外;一年后的今天,省国资委召开“四川航空5·14事件一周年座谈会”,再谈往事及如何弘扬英雄精神再立新功。座谈会上,“英雄机组”集体亮相,他们说得最多的,是两个字:安全。
3U8633航班特情成功处置后,受到社会众多关注,机组也受到了至高的荣誉。再回头看这一年,“英雄机长”刘传健最深的还是“安全”两字。“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任何时候任何环节都不能麻痹大意。”他感叹说,其实不仅仅是航空业,无论什么行业、什么企业,没有安全,就很难发展。安全的落实关乎每一位员工,关乎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每一个岗位。“只有我们每个员工,充分发挥爱岗敬业的风险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才能把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得更好更扎实。”
副机长梁鹏则把“5·14”比作全体机组人员的生日。劫后余生,他认为这是特情处置中每一个人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共同努力的结果,“能够回来,是我们最高职责的体现”。这一事件,也让梁鹏更加敬畏生命、敬畏自己的职业。他表示,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荣誉、褒奖已经翻页,现在已经回归平凡,更要踏踏实实地飞好每一个航班,保证安全运送每一位旅客。
“奇迹的诞生,是历史一刻的超常发挥,不是顺风顺水的运气使然。”在乘务长毕楠看来,机组在航班上所做的每一个动作的判断,都源于民航系统一条非常科学完善的培训系统,源于日常所做的刻苦训练。
当天早上6时许,川航公司开展了以“警钟长鸣”为主题的安全应急演练,模拟去年“5·14”3U8633航班特情,航空、地面、公司指挥等全系统参与。“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川航集团董事长李海鹰说,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际民航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中国民航局负责该起事件的调查工作,成立了“5·14”事件调查组,欧盟航空安全局、空客公司、玻璃厂家等参加了调查。调查结果的中期报告将于近日公布。
新闻链接: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由重庆飞往拉萨途中,发生了航班风挡玻璃破裂脱落突发重大险情,机组沉着应对,冷静处置,安全备降成都,最大限度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创造了民航史上的奇迹,受到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之后,川航3U8633航班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称号。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邀请四川航空“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参加建国69周年招待会;招待会前,总书记还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机组成员,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省国资系统掀起了“学习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把非凡英雄精神体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