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新时代安岳县政务精准服务新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8-03-29 23:07:2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在新时代背景下,安岳县紧紧围绕“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年”主题,探索新时代政务精准服务新路径。

  一、新时代政务精准服务要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为民服务宗旨

  政务服务中心作为集中服务群众的地方,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连心桥,为让群众更多感受到行政审批改革的获得感,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以人民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下足绣花功夫,量身打造精准的政务服务。

  (一)本部门窗口全部推行 “一窗通办”。

  由于某些部门内部分工原因,其设置的N个窗口中,服务的事项和办理的环节差异化明显,各窗口像铁路警察一样进行分段治理,有的窗口群众人山人海,有的窗口几乎无人。群众办事犹如患者就诊的流程:“挂号—诊断—划价—缴费—取药”, 整个流程由患者以串联的方式来完成, 患者和医院的接触点为五个。在这个窗口挂号, 在那个窗口划价, 在下一个窗口交钱, 再到另一个窗口拿药。对于窗口人员, 工作非常简单, 只需按单划价或抓药, 但对于患者来说, 必须从一个窗口到另一个窗口依次排队走完。部门只是从管理者的角度而没有从方便对象的角度出发,没有对各窗口业务进行整合,与群众不是“单一接触点”,群众不是只取一个号、只排一次队、只跑一个窗口。通过整合部门内部的业务办理流程, 推行“接触点最少”的“一窗通办”式行政审批,实现每个职能部门和行政相对人“只接触一次为原则, 接触多次为例外”。

  (二)入驻事项在服务大厅内尽量做到“一次办结”。

  “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群众办事比以前方便了不少,但距离群众对政务服务的美好需要还有不少差距,具体表现为大厅的门好进,脸好看了,但是某些事情依然还是很难办,群众还需跑部门的有关业务股室或者中介机构,找不到人,跑断了腿也办不成事的现象还存在,有的还需多次无效的往返跑。只有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树立一盘棋思维,推进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减少审批接触点,去除层层把关、层层审批,实施“一表制”、“一单制”改革, 公布一次性办结清单,才能满足群众对政务精准服务的美好需要,才能破解办事窗口“态度无限好、依然办不了”的“打太极”现象。

  (三)非核心要件的申请材料探讨“容缺后补”。

  群众多次跑的根本原因是提交的申请材料不合乎要求,但有的申请材料并非核心要件,甚至非法定材料,并不影响实质性审批,但在实际办理过程中,“只要缺一样、就得再次跑”的情况较为普遍。部门公示容缺后补清单或者由群众书面承诺后,可以先行受理进入预审程序,待领取审批结果时补齐全部材料即可,这样既可以排除行政审批的风险、也可以大大减少群众疲于奔波无效跑的次数,从而降低办事成本。

  二、新时代政务精准服务要以发展为要义,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地方各级领导最关注的也是发展问题,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县域问题,须打造优良的投资服务环境,既要引得来凤,更要筑好巢,解决企业行政审批手续办理耗时长、效率低、等不起的后顾之忧。

  (一)试行企业承诺制改革,投资建设项目推行“一窗进出、并联审批、在线运行”。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手续烦、部门多、时限长,如果由业主逐一跑,部门串联审批,从立项到开工建设、竣工验收和投入生产有的需要好几年时间。试推“你承诺我审批、你建设我监管”的企业承诺制改革,按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要求,通过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全部实行综合窗口“一窗受理、一号管理、一网运行、统一发证”的运行模式。

  (二)招商引资类项目实行“全程代办”,力促尽快落地开工。

  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实质是本地区鼓励类项目,应该说是完全符合产业政策和规划的,引进来的企业就是当地的“贵客”,“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既然引进来了更离不开优质服务,要让引来的企业感受到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务环境。在手续审批中,开启“绿色通道”,量身进行“全程代办”,当好企业的“店小二”,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减少企业投资当地的后顾之忧,尽量避免引得来金凤凰却留不住的尴尬。

  (三)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试推证照分离,解决“准入不准营”痛点,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经济的活力主要看市场主体活力,市场主体映衬营商环境,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没有解决“准入不准营”的问题,坚决破除制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体制机制。借鉴沿海地区试验田经验,探索试点“证照分离”事项,大力推进“证后减照”,以“减证”促“简政”,能合则合,改革以审批发证为主的传统管理体制,强化事中事后的市场监管。

  三、新时代政务精准服务要以效能为目标,提升服务满意率

  “放管服”改革要以“群众办事方便不方便,耗时长不长,群众满意不满意”为重要的检验指标,政务精准服务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快行政审批信息化建设,构建实体大厅与网上大厅服务平台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无缝对接,不断提高服务效能,群众的满意率才能真正提升。

  (一)通过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构建“一网通办”的实时运行体系。

  各行业部门审批专网系统目前较多,且是实时办理平台,只有在其专网上才能开展业务,但有些专网系统因种种原因还没有与四川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实现对接,导致信息不能共享,一个系统就是一个信息孤岛,一体化平台没有实现审批信息的互联互通。只有从机制上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网运行的审批模式,所有系统专网全部与一体化平台对接。推进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才能破解重复提交、重复审查、重复证明等问题,大力推行电子化申请材料和不见面审批改革,行政审批的“高速路网”才能真正有效。

  (二)政务服务逐步向移动终端延伸。

  政府部门在转变政府职能时,更要转换角色,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政府“端菜”向群众“点菜”转变,不断顺应信息时代特点,提供差别化的政务服务供给需求。针对使用智能手机的年轻办事群众,由网上办事向移动终端办事转变,不断满足部分办事群众对政务服务的美好需要,推动行政审批以“质”逐“效”的新跑道。

  (三)实体大厅逐步弱化窗口功能,引导更多事项向自助服务模式转变。

  要根据办事群众的年龄特征和文化水平差异,提供多样化的政务服务方式,对于习惯在窗口用传统模式办理的少数群众,实体办事大厅窗口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窗口办理的事项也要实现在自助服务系统能办理,逐步弱化实体大厅窗口的作用,构建以线上审批和自助服务为主导,窗口审批为补充的新时代行政审批运行模式。

  四、延伸“服务+”链条,推动量多面广的涉群事项向乡镇下放

  推进县级部门涉群服务事项向乡镇延伸,把凡是基层有能力办理的事项一律下放,彰显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本质属性,切实降低基层群众的办事成本,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整合乡镇“七站八所”,建立囊括党政群团的综合性的党群服务中心,拓展便民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

  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有的仅仅挂了牌,没有服务大厅,而部门派出乡镇的“七站八所”又大量闲置,有的站所办件量并不大,整合优化便民服务场所,拓展服务功能,打造新时代便民服务超市,机构和人员集中入驻“超市”,实现群众办事只跑党群服务中心的办事格局,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涉群服务事项向基层下放审批权限,授权便民服务中心一次性办结。

  把专业性和技术含量比较低的涉群服务事项下放到乡镇办理,统一公布乡镇服务事项清单,行业主管部门统一编制服务指南,统一办理流程,定期加强业务指导,县级行业主管部门授权乡镇审批权限,把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培训和事后监管上,实现在村社能够办理就不再跑乡镇,能在乡镇办理的就不再跑县城的目标,切实解决基层群众办事难、办证难、往返跑等一系列不规范问题。

  (三)构建便民服务中心专职服务队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便民中心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服从于乡镇的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阶段性工作等,窗口人员更换频繁,相关政策法规和服务流程还没全部熟悉可能已经调离该岗位了,造成业务培训和实际经办人不对应,服务质量和水平很难有效保证。

  深化“放管服”改革,这场从理念到机制体制的深刻变革,很难一蹴而就,需要进一步配套相关政策,党政一把手重视是取得改革成效的保障。只有不断推进观念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努力打造高效透明的政务服务环境、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才能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实现为市场主体添活力,为群众增便利的改革目标。(安岳县政务服务中心 舒华)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