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两个小城的改革年度观察 2018

发布时间:2018-02-23 06:43:25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刘波  

  巴中恩阳:

  留住一抹乡愁,寻求乡村振兴之道

  □本报记者余如波

  【采访时间】

  2月8日至9日

  【锁定区域】

  巴中市恩阳区

  【样本特征】

  2013年2月至今,新生的恩阳区已经走过5年时光。辞旧迎新之际来到这里,

  随处都能感受到乡愁的气息:过去外出求学的大学生、谋生的打工者,纷纷踏上返乡的路途,在家乡开启全新的事业;与此同时,对于乡土文化,人们也逐渐意识到其重要性……“乡村振兴”这个热词,在恩阳找到了植根泥土的表达。

  2月8日下午,恩阳区群乐镇新河村。新春将至,村民正忙着置办年货,唯独37岁的康辉穿梭在田间,走进大棚查看甘蔗幼苗长势。作为返乡大学生,康辉种植甘蔗已是第三个年头,他期盼今年能有个好收成。

  群乐镇临近南充市仪陇县,是恩阳区最为偏远的乡镇之一,距离恩阳城区有一个多小时车程。然而在这里,类似的返乡创业者近年来却越来越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和劳动力,还带动了一方乡民增收致富。

  恩阳新区的发展“引凤还巢”,让游子找到心灵的归依之处,因为在这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反哺故土,特色产业助村民增收

  除了甘蔗种植专业户,康辉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医生。2004年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他回到新河村开办了一家诊所,希望用自身所学服务于家乡人民。没想到几年前,由于妻子罹患溶血性贫血,康辉深感压力巨大,于是动起了兼职创业的心思。“很多人外出打工,村里有不少闲置土地,发展特色种植前途应该不错。”

  不过他最终选定甘蔗,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因为放眼整个巴中,甘蔗种植者都极其少见。“这是一个市场空白,其中肯定有机遇也有挑战。”2016年初春时节,康辉在村里承包了七八亩土地,开始试种甘蔗。今年,他又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特意改用大棚育苗,使得甘蔗生长期延长两个月,亩产预计将从此前的5吨提升至6吨。

  距离新河村几公里外的五郎村,一片坡地上遍布着干枯已久的叶片。“过完元宵,就可以把地下的宝贝挖出来了。”五郎村村支部书记许勇介绍,这里总共种植了2.5万株姜黄,市场价值保守估计超过200万元。

  作为一味传统中药,姜黄系冬季采挖根茎干燥制成,其主要作用为行气破瘀、通经止痛,还可提取黄色食用染料,所含姜黄素可作化学试剂。这批姜黄的主人,正是目前在资阳经营药企的五郎村人赵建忠。

  “根据一线生产经营经验,我们按照市场需求,灵活安排种植品种。”去年5月,赵建忠在恩阳注册成立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先后投入近200万元,种植药材以及桃树、脆李、不知火等果树400余亩,吸引村民就近就业。“光是锄草那段时间,就需要四五十名工人。等到过完年挖姜黄的时候,全村劳动力一起出动都有些吃紧。”

  这些返乡创业者,能为当地村民带来哪些实惠?许勇算了一笔账:加上土地租金、年底分红,以及种植、养护、采收等劳动报酬,五郎村村民每人每年能增收数千乃至上万元。贫困户刘自光夫妻俩,由于年过六旬劳动能力有限,此前年收入不足6000元。去年以“土地+劳动力”的方式入股赵建忠的合作社,短短5个月就增收两万余元。

  “每年三到四月种植,六到八月培土施肥,十二月收割销售。”康辉介绍,甘蔗生长过程中这几个时间段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每天可吸收村里二三十名劳动力,每人每月大约可增收1000元到1500元。”

  以文化人,为子孙后代留住乡愁

  盛世修志。春节前夕,从外地返回家乡的恩阳区下八庙镇普济宫村村民没想到,一部《普济宫村志》悄然摆进村里的文化活动室。

  硬精装、铜版纸彩印、74页的篇幅……这本精美的村志,以“地理位置与历史沿革”“自然环境与物产”“经济建设”等11章内容,详细介绍了普济宫村各方面信息。末页还附上两张邮资明信片,一为修建于1823年的普济宫庙近照,一为2020年的普济宫村村庄规划图。村民们很兴奋:“没想到,普济宫村也有了自己的‘百科全书’。”

  一座普通的村落,为何要花大力气编写村志?普济宫村村支部书记阳宗仁道出缘由。仅仅三四年前,普济宫村所有在家村民还依靠传统农业勉强维生,全村近500户居民中贫困户过百,80%村民住在土坯房里。通过实施易地搬迁、产业帮扶等扶贫措施,如今,普济宫村村民不仅搬进新居,人均年收入也突破万元,成功甩掉了“穷帽子”。

  “普济宫村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先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牢记前人的功绩,继承前人的辉煌,铭记前人的教诲,可以传承普济宫村的文化底蕴,激励我们在未来坚定斗志。”阳宗仁说。

  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下八庙镇文广站站长张文军却还没闲住,仍忙着整理、报送最近搜集的文物、古建筑、民间故事和传说等资料。“这是尖山村的一块墓碑,墓主人曾是明朝兵部侍郎”“这是安乐村的红军石刻标语”……翻看一张张实地拍摄的图片,张文军如数家珍,希望它们日后得到妥善保护。

  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推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份工作如今已迫在眉睫。张文军说,当地通晓历史故事、民间歌谣的老人,如今多已年逾古稀。“再不抢救,乡土文化恐怕会断根。”为此,张文军等人走村串户,搜集各类文化信息,他们还准备购置摄录设备,对地方山歌等进行“抢救性记录”。

  “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这两年强烈地感觉到,国家对文化越来越重视,我们的工作也越来越细致。”张文军说,条件成熟后准备以出版专著的形式,“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住历史,留住传统,留住乡愁。”

首页上一页12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