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川军"霸屏" 文化自信讲四川好故事

发布时间:2018-01-22 06:54:57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刘波  

  《索玛花开》剧照。

  2017年,对于四川电视行业来说,是非凡的一年。去年,四川为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输送了《我的1997》《索玛花开》《天下粮田》3部优质大剧,掀起了一股电视川军的“霸屏”现象。

  去年年底,在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暨全省振兴影视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影视创作要出精品,在思想内涵、艺术创作、制作水准上求精,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要。

  2017年,在振兴四川影视的过程中,影视川军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内涵,讲好四川故事,传播四川好声音。□本报记者杨琳

  用文艺作品表达文化自信

  讲述人:刘康(凉山文化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过去的三年,我们公司出品了一部电影和两部电视剧,特别是2017年,我们的《索玛花开》作为我国首部反映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主题的电视剧,登陆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收视、口碑双丰收。我们的作品力图讲好本土故事,通过文艺作品来表达出我们是谁。

  深入生活了解民情既是我们创作的源泉,也是主创获取创作灵感的前提条件。《索玛花开》主创团队在2017年1月至5月,先后多次进入冕宁县、普格县、昭觉县、甘洛县、西昌市等地采风、体验生活,了解当地贫困状况、脱贫方式,对脱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及脱贫工作开展情况有了更深的理解。

  我们精心选择拍摄地点,最终在海拔2600米以上的冶勒风景区,通过影视作品展现了秀丽的自然风光,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以及淳朴的民风民俗。电视剧在央视播出,不仅提升了凉山的知名度,而且对凉山的旅游发展战略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我们在创作中发现,一定要把大故事和小故事充分地融合在一起讲述。大故事要准确,因为它体现了这部剧的价值观;小故事一定要精彩。大故事决定了作品的格局,小故事决定了作品的可看性。

  此外,制作的手法一定要创新突破,艺术的规律在创作中发展。在创作过程中,前期和后期不能截然分开,不能老是等前期拍摄完后再剪辑后期,我们的工作方法其实从“串联”工作法演变成“并联”工作法,在片场,后期团队直接进入拍摄现场,一个团队在拍,一个团队在编,编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能够迅速反馈,这样才能既保证进度又保证质量。

  2017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很高兴通过我们在艺术创作和工作方法上的努力、改进,让全国观众看到《索玛花开》这部剧,看到脱贫攻坚战中的凉山故事,表达出老百姓的文化自信,也从中找到如今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希望。今后,我们还要更好地讲好凉山故事、四川故事、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

  我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获益者

  讲述人:马嘿·阿依诗莎(电视剧《索玛花开》吉克史薇扮演者)

  去年拍《索玛花开》,再一次走进拍地摄冶勒,感觉非常亲切,因为电影《我的圣途》也是在那里拍摄的,自然风光很美,像一幅幅山水画赏心悦目。那里的彝族同胞还是那样的亲,那样的质朴、善良、可爱。导演选中我来饰演吉克史薇,可能因为我本身就是彝族姑娘,他也看过《我的圣途》,觉得我的形象和这个角色比较符合吧。

  《我的圣途》是彝族首部母语电影,用自己的母语去演戏,那是很骄傲的事情。《索玛花开》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展现了当下彝族农村同胞的生活状态。前段时间我去到布拖县,见到了很多奋斗在扶贫工作一线的干部,他们都看了《索玛花开》,也都很喜欢,他们说,做扶贫工作的时候,确实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他们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经验和知识,我也为我曾经出演过这部剧自豪。在这部剧中,我结识了优秀的导演、优秀的演员,跟他们在一起学习很多。

  除了专业能力得到提高,我还从这部剧中深刻地感受到文化自信,我自己也是民族文化的受益者。我从小就对彝族服饰情有独钟,到北京学习和工作后,在拍摄、演出、录制节目、参加活动时,也会需要穿着民族服饰,但始终找不到最合适的服饰,慢慢地我开始自己研究彝族刺绣、传统服饰。

  2015年,我和妹妹成立了自己的服装工作室。《索玛花开》中的彝族传统服饰,大部分是由我工作室提供的,包括女一号王力可的彝族服饰等。

  参与《索玛花开》,收获是巨大的:我看到了影视带来的巨大机会。我们的工作室从成立到现在两年多,在拍摄《索玛花开》期间,从最初的两个创始人,慢慢发展成为由专业经理人、彝族著名设计师、民俗文化专家、民间刺绣工艺者以及香港厂家组成的强大团队。我们姐妹通过自己的理念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坚持,打造了一个自己的彝族服饰品牌。我想通过自己的行动,通过彝族服饰之美将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这颗种子,在我和妹妹多年的艺人道路上,一直埋藏在心间,直到时机成熟,发芽生长。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