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沉寂近千年 邛窑一醒惊天下

发布时间:2018-05-17 15:45:0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宋代绿釉香炉

邛窑一醒惊天下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考古界开启了对邛窑的正式发掘。中国最长的龙窑遗址、数千件陶瓷残片相继出土,邛窑,一醒惊天下。

“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邛窑几乎是不被记录的。”几年前主持过邛窑发掘的成都博物馆考古博士黄晓枫介绍,“这既是因为史家很少关注手工业,更在于邛窑只是在四川影响巨大的民窑,并且在元初就中断了烧造。”

然而随着考古的推进,邛窑不断制造着惊喜。

1984年,考古人员在十方堂遗址发掘,一下就发现5个堆积层。“地表的是宋末元初的碎窑具和碎瓷片,第二层开始有碗、壶、罐等瓷器出现,其中有几件出现了北宋的明确纪年。”在第四层,考古人员发现了碗、杯等生活用具、玩具和人俑,具有典型的盛唐风格。再往下,还发现了唐代中期的规整台基。黄晓枫说,经过此次发掘,考古人员得出结论:邛窑至少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烧造,在宋末元初时开始衰落。究其原因,“极可能是因为宋蒙战争不仅重创四川手工业,同时战后人口凋敝,市场需求锐减,燃烧了800多年的窑炉自此熄灭。”

在800多年烧造历史中,邛窑究竟曾如何风光?

黄晓枫说,在1984年的这次考古中,考古人员发现的唐代建筑基址,不仅有规整的铺地砖,还用红砂石条作为建筑合围,这在一般的窑址上非常罕见。“因为民间窑场的建筑往往十分简陋。窑场出现建筑,可能就是因为窑址规模巨大,专设了管理机构,或是祭祀窑神的所在。”

邛窑的规模,从十方堂遗址就可窥究竟。这里遍布着大大小小13个窑包,高的十多米,低的也有六七米。其中遗址1号窑包完整保留的龙窑,长达42米。专家推测,这座龙窑当年可一次性烧制陶瓷上万件。而在邛崃固驿瓦窑山出土的另一处龙窑长46.2米,是邛窑、甚至也是目前出土的中国最长的龙窑遗址,一次可烧造的陶瓷更可达1.6万件以上。

千余年前的熊熊窑火中,烧出了供给全川百姓生活之用的各种陶瓷。黄晓枫说,作为本土龙头窑场,邛窑的产品覆盖了整个成都平原,甚至北到广元、南到峡江一带的广大区域。其中,最著名的产品就是省油灯以及其高端产品邛三彩。

当年诗人陆游旅居四川,曾对省油灯的“节能环保”功能大加赞叹并广为推介:“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黄晓枫说,根据釉色和器形,省油灯在晚唐才开始出现,“把灯做成两层,灯芯浸在上层的油中,下面夹层则注入冷水,用以减少油面温度,从而达到减少灯油燃耗的目的。”几年前,有学者专门进行过测试,发现省油灯比普通油灯省油三分之一。其貌不扬的省油灯,堪称中国最早的节能生活用具,而它极可能是邛窑的“专利产品”,“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在四川遂宁的龙凤窑场发现过这种产品,而它的年代已晚至宋代。”

对陶瓷爱家而言,邛窑的“高端产品”彩绘瓷和邛三彩,更加引人注目。相比以洛阳为中心生产的唐三彩,邛三彩在借鉴唐三彩技术之余,还大大拓展了其用途。黄晓枫说,唐三彩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随葬用的明器,而邛三彩学习借鉴了唐三彩的技术之后,在晚唐五代以及北宋早期,形成了在明黄釉基础上点染褐、绿双彩的独有特色,大量生产生活用具。正是这些用笔粗放、色彩鲜艳、釉色明亮的彩绘盆、碗、香薰等器具,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