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女考古队员日晒雨淋让土堆“说话”

发布时间:2019-03-19 14:19:3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 吴晓铃

万娇工作照(受访者 供图)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吴晓铃)3月4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万娇出差去了西昌。在这里,她将花1个月左右进行清溪古道的考古调查,为南亚廊道申遗摸清四川地区的线路保存情况。这个耗时两年左右的调查,由她直接负责。

考古,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是男人的专利。野外考古条件艰苦,动辄要与墓葬打交道,后期学术研究枯燥而烧脑。然而在学霸云集的考古圈,却不乏优秀的女考古队员。她们做得了研究,出得了野外考古和探险,能文能武巾帼不让须眉。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女博士万娇,就是这样一朵“霸王花”。

研究人骨面不改色

万娇是眉山人,身材娇小,说起话来软糯好听。她的名字带“娇”,人却一点不娇气。万娇说,她大学实习时参加野外考古,在墓葬中挖到人骨。可能一般人会觉得害怕,对她来说,这就只是研究对象,“一点不害怕,反正他又不会晚上来找我聊天。”在考古院堆满各种人骨和动物骨头的实验室,搞研究的万娇拿着人骨面不改色,“脑袋里想的只是最大限度从骨头上提取更多古代信息。”

在考古队,万娇这样的女队员从不会因为野外考古艰辛而花容失色。尽管考古队基于对女员工的关爱,尽量不安排她们去条件特别艰苦的地方,但主动申请当考古队员的女“战士”们,不要说在日晒雨淋下考古,工作中就连穿越无人区也敢上。

2017年11月,万娇带队从茂县出发,开始7天翻越九鼎山之旅。他们希望能找到一条线路,证实在4000多年前,居住在茂县营盘山遗址的先民,可能就是翻越九鼎山到达绵竹、什邡。她和几位女队员每人背了几十斤重的行李,全程基本在无人区行走,从冰川冲出的缺口翻越雪山,在一脚宽的悬崖峭壁上侧身前行。一边是万丈深渊,一边脚下踩着的碎石头还在不断松动坠落。

和历史对话充满乐趣

万娇说,考古一出去就是几个月,条件不好时只能找当地农户借宿,但艰苦中也有乐趣,“这都是一般旅游者不会去的地方,而我们就会深入了解不同的民风民俗。何况不管挖到什么遗址,都是对历史的一次再认识,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为了学术上更加精进,她专门在工作以后继续攻读了北大博士学位。

2011年,万娇带队赴宜宾发掘红楼梦酒酒厂所在的槽坊头遗址。这处酒坊遗址在明末清初被毁,却也因此完整保留了明代酒作坊的格局,成为中国发现的众多古代酒坊中最特殊的一处。或许公众无法理解挖出来的作坊遗址,全是土堆堆一点都不好看,但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中国白酒作坊遗址将槽坊头遗址纳入了其中。2015年,万娇再赴广元发掘瓷窑铺遗址,他们在很小的一块区域内发现了三座窑,因为没有发现“金银财宝”,连看热闹的围观群众都没有。但万娇惊喜的是,“我们发现的三座大小和功能都不相同,说明宋代在烧制瓷器时,窑口上就已经开始有烧坯、烧釉等工艺的不同程序。”

正是每一次发掘产生的对历史的新认识,促使着万娇和同事一次次行走野外。比如翻越九鼎山之旅,“我们已经找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钻孔石器等遗存,证明他们可能通过这条线路从茂县到达什邡和绵竹,但材料还不是太多,所以我盘算着还要再去一次……”

如今,万娇的工作重心暂时转到南亚廊道川内遗存的调查之上,“这牵涉到南亚廊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问题”,所以,著名的茶马古道清溪段,她打算从头至尾走上一遍。而在此之前,她已经完成蜀道广元段以及阿坝相关线路的调查。奔波在外,万娇乐在其中,“唯一遗憾的就是,可能又要晒黑了,哈哈!”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