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民族舞剧《尘埃落定》幕后

发布时间:2019-07-11 15:14:52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 李婷

成都首演现场剧照

以“麦子”为意象,贯穿整部剧始终

“看完小说《尘埃落定》,对‘傻子’这个角色真是喜欢得不得了,他的纯真,他的善良,他的简单真太宝贵了。”早在2005年,刘凌莉就决定着手创作这部舞剧。她带着团队前去藏区采风,用艺术化的眼光兼顾老百姓的现代审美,构思着舞剧的人物塑造、矛盾冲突和情节发展。

“作为麦其土司的接班人,大儿子选择了种罂粟,小儿子‘傻子’选择了种能吃的麦子。”刘凌莉介绍,但由于大儿子和其他土司都把大片田地种了罂粟,因此使得连年丰收的草原出现饥荒;而仓廪殷实的“傻子”开仓济贫,反而引得灾民拥戴,也让茸贡土司的漂亮女儿塔娜慢慢地喜欢上他。“‘傻子’的角色不是单一的,他需要哥哥和女主角塔娜等的立体衬托。”

在舞剧中,刘凌莉把“麦子”作为贯穿整部剧始终的重要意象,“在‘傻子’眼中,麦子是能吃的东西,但实际上,麦子也代表着一种民心,因为‘民以食为天’。”

川内首演当晚,好几幕有关“麦子”的场景令许多观众难忘:身着金黄色长裙的藏族女孩们挥动着长袖和裙摆,在著名服装设计崔炳华的巧思下,长裙摆的边缘做成一根根散开的麦芒,姑娘们把裙摆握在双手,汇成一束敲打着地面,恰似丰收的喜悦场景。但舞蹈演员一转身,裙摆散开漂浮在空中,一层层仿佛随风而动的金黄色麦浪,在舞台上层层叠叠地蔓延开来,令人心醉,此时“傻子”在麦浪里开心地笑着,忽隐忽现;当300斤真麦子从20多米高的舞台上方“从天而降”,一颗颗饱满的麦粒在短时间内汇聚成一道金色的瀑布,落地后发出一阵阵“哗哗”的清脆巨响……

成都首演现场剧照

“傻子”一些特质,激起每个人共鸣

小说《尘埃落定》出版20年间,不断被国内不少艺术团队改编为舞蹈、川剧、电视剧、歌剧等。如今在各大书店的书架上,仍深受全世界读者的欢迎。1998年,原著作者阿来回答记者问时说,“十年后我相信这本书还能摆在书店里销售”并不是狂妄的谵语。

“舞剧不同于文字表达,希望这部舞剧能有相对于原著的全新创作空间。”阿来谈起舞剧《尘埃落定》说,自从把版权授权给舞蹈团队后,就没有把这部舞蹈作品再当做是“自己的”,他十分尊重舞蹈与文字的表达差异,期待这部舞剧能展现出一个全新的故事,一个全新的“傻子”。当晚观看演出后,他也为这部舞剧作品点赞。

“大概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傻子’的影子,也羡慕他身上的一些特质,所以才会激起每个人的共鸣吧。”裴梓豪说,“傻子”既是舞剧《尘埃落定》的中心轴,也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所以他用舞姿去呈现角色时,按照导演的叮嘱,尽量让眼神澄澈,动作细节处理上“可亲可爱”一些,而不是用一种“夸张”或者“丑角”的角度去演绎他,以展示一种大智若愚的天真。

而在刘凌莉看来,“傻子”也是一个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目睹了土司制度的分崩离析,旧世界的灰烬尘埃落定,他做的选择看上去或许是违背当时社会主流的规定,却无意间顺应着时代进程。“‘傻子’用自己身上的真善美,抵抗着身边的虚假和丑恶,也成为整部剧最抢眼的戏剧冲突。”

首页上一页123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