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用镜头捕捉古镇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2018-04-12 15:58:38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杨琳

千灯镇

用精彩故事传承文化

沈皛如今是中国传媒大学的一名青年教师,他与纪录片结缘已多年。2012年和2013年,沈皛策划、撰稿、导演的川剧题材纪录片《角色》和木雅音乐文化题材的纪录片《木雅,我的木雅》,均斩获当年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

在执笔撰写《记住乡愁》文稿时,沈皛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透过镜头和文字,给观众传播的乡愁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片子每一集都有一个文化的主题贯穿始终,通过故事来串联。因为我们不想空喊口号,而是通过故事来讲述、传承文化,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就是当观众都老了,他们也会告诉子子孙孙,曾经《记住乡愁》里的某个故事,就是教我们如何待人的。”沈皛说,就算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通过看故事,也一目了然,“比如江南一带卖棉花的,为什么每次都要给人多称一两?因为棉花吸水,多给别人一两,大家就常来常往,而不是一锤子买卖。”中国古代商人的处世哲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就是纪录片的“文化基因”。

“四川是文化大省,李白、杜甫为什么在四川时写下了那么多传世经典,因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文化的浸润是共通的,比如你到峨眉山、西岭雪山,就情不自禁地想写诗。”沈皛说,这在纪录片中也有所体现,罗城古镇这一集的主题是“同舟共济”,历史上罗城古镇干旱缺水,明朝时人们怀着“有舟必有水”的向往,把老街修成了一艘大船的样子,一次失火,人们哪怕舍弃自家东西,都要帮忙灭火,这大概就是出于“同舟共济”的潜意识。

首页上一页123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