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马边河畔,蓄势千年“强弓”待发

发布时间:2019-07-11 15:15:03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 余如波

充满年代感的建筑(余如波 摄)

“铜门坎”走出工商巨子,创办西南首家水泥厂

清溪古镇静谧的表象下,激荡着令人瞩目的历史回响。这里走出的工商巨子,不仅助力民国时期四川工业发展,还为抗战期间的大后方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罗长安透露,古时犍为有名胜八景,其中之一“清溪渔唱”即位于清溪镇上。“清溪渔唱”,即以前渔民在河里打鱼唱歌的景观。曾有清嘉庆县令王梦庚亲笔题写的“清溪渔唱”四字崖刻。“原来还刻有一副对联,‘真觉坐五龙搅浑清溪半江水,观音骑双马冲开凉井一重天’,是郭沫若幼年之师陈容庵巧用‘清溪渔唱’周围几个地名所撰成。”可惜,上世纪50年代修建犍沐公路时,这副对联和“清溪渔唱”四字崖刻均毁。

跟四川不少古镇一样,清溪出过不少名人。往远了说,有明代户部山东司郎中车舆,清代成都府教授文朝辅,以及著名的清代清溪“宁氏三杰”。三人中,宁廷弼官至户部主事,后任嘉定府九峰书院山长,宁廷辅曾任兵部主事及镇南州(今云南省南华县)知州,宁廷贞曾任福建安溪等六县知县。

清溪镇和平街上,至今保存着建于清代的宁家祠。其面积达1500平方米,青石台基高1米,抬梁穿斗木结构,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宁家祠两侧建有马头墙,梁柱为珍贵的桢楠,直径达40厘米,正厅檐口还塑有戏剧人物。“整个建筑用材硕大,保存较好,为研究当地古建筑提供了参考资料。”罗长安说。

较近的历史人物中,最有名的是民国时期爱国金融实业家宁芷邨,如今早已成为“旅游网红”的犍为嘉阳小火车便与之有关。1938年12月,嘉阳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股东会在重庆召开,会上通过了《公司章程》并选举董事会,便推荐宁芷邨等人为监事。

不过,宁芷邨最杰出的贡献,其实是此前在重庆筹建西南首家水泥厂——四川水泥厂,并担任总经理。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四川水泥厂正式投人生产,所产水泥对赶修川黔公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并为抗日战争内迁入川工厂的机器安装提供了充足的水泥,使之能及时投入生产,客观上对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宁芷邨故居可谓清溪古镇最气派的宅院,与镇上其他宅院不同,其大门颇有西式建筑韵味。整个故居面积达1970平方米,共有6个天井,最大的有100多平方米,最小的也超过10平方米。庭院深处坐落着保持清代原貌的绣花楼,这一百多年前的闺房如今在川中难得一见。在当地,宁芷邨故居被人们称为“铜门坎”,据说其大宅门的门坎曾以铜皮包裹。“四合院格局大致未变,房屋也基本原样。但那熠熠生辉的‘铜门坎’只留在传说中,唯有院内房屋柱础的精美石雕,展示着曾经的精致和豪华。”马恒健说。

首页上一页1234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