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乐山陕西街,见证8年烽火岁月

发布时间:2018-06-21 16:56:4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 杨琳

乐山文庙

武大教授的老街生活

走在陕西街,当记者问询当年的武大教授在此居住的旧址,几乎无人知晓。八十年的岁月,足以让记忆变得模糊。不过,湖北作家张在军的《苏雪林和她的邻居——一条街的抗战记忆》一书里,让人们得以管窥武大教授们在这条街上的日常。

从陕西街步行至文庙武大本部,只需要十来分钟。在“让庐”,住着苏雪林,杨端六、袁昌英夫妇,以及经济系韦从序教授一家。

在乐山,教职员生活艰苦,薪水打了七折,还得自己租房,甚至有的还要养一大家子人。1940年,物价因战争飞涨,苏雪林无法接受房租大幅上涨,于是搬离了“让庐”,住在陕西街一处小山坡上的屋子里。在新家,她不忘苦中作乐,在屋子周围空地上,种起了蚕豆、莴笋、苋菜、萝卜、番茄……从前的荒地经苏雪林之手摇身一变成了长势喜人的菜园。此外,苏雪林还在家里做起了泥水匠、瓦木匠人的工作,除了上课,苏雪林把兴趣投入到了“体力活”中。

校门牌坊——棂星门

不过,虽居陋室,苏雪林依然笔耕不辍,仅在1941年,苏雪林就出版了两本著作,一本是散文集《屠龙集》,一本是传记文学《南明忠烈传》,此外,她还潜心研究屈赋。

两年后,苏雪林又搬回“让庐”,但生活依然艰苦,经常和臭虫“开战”。教授们平日里喝水也是个问题,虽然门口就有一口井,但也得出钱向老百姓买水。

武大教授的生活日常在乐山时期武大化学系学生、著名漫画家方成的漫画《教授日记》里大致勾勒出来:清早被孩子吵醒、趁早买菜、上课、快跑回家、生火煮饭、带孩子、偶尔找人谈谈天……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也还算闲适。

但这份宁静在1939年被降落在乐山的炮火打破了。8月19日,日机第一次轰炸乐山,炸死武大师生员工15人,炸伤20多人,学校图书馆资料1000余册被炸毁。“乐山经历了‘8·19大轰炸’,房屋受损严重,几乎没有一间像样的好房子。”任志文说。

杨端六、袁昌英一家的院子就在“8·19大轰炸”中被夷为平地,一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直到1942年,空袭少了,他们一家才搬回城里,住进陕西街的“让庐”,与苏雪林成为邻居。

但并非所有教授都能挨过这八年。住在陕西街22号大院的工学院教授郭霖就在其中。在张在军眼中,郭霖是一个“抗战未捷身先死”的英雄。1937年,郭霖拿出三分之一的积蓄支援抗日,“为满足抗战的需求,还设计压机、活性炭炉,由武大工厂较快地制造出钢盔、防毒面具等供前方抗日战士使用。”张在军写道,“他还为学生开战时课,如舰艇知识、航空工程等,提高大家的有关知识,以积极应对。”但正是因为长期劳累,生活清苦,郭霖积劳成疾,患上了黄疸肝炎和肝硬化病,1942年在乐山病逝。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