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纸牌屋》背后的川妹子

发布时间:2018-09-13 15:59:4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 文莎

(受访者供图)

翻译《纸牌屋》,海量查阅确保译文精准

“真的是《纸牌屋》吗?”当得到翻译《纸牌屋》机会时,何雨珈兴奋不已。2013年,在《再会·老北京》的北京宣传活动上,何雨珈遇见中文版《纸牌屋》的责任编辑潘江详。“他是迈克尔·麦尔的好朋友,也非常喜欢《再会,老北京》的翻译,我俩一见如故,于是没多久,潘江详就邀请我翻译《纸牌屋》。”

迈克尔·道布斯的《纸牌屋》被两次改编成美剧,播出后迅速风靡全球。可事实上,要把原著的精髓准确无误地传递给读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看完英文原著小说,即使之前有过9本书籍翻译经验的何雨珈也犯怵了:“我发现原著跟美剧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原著是以上世纪80年代英国政坛为背景,美剧则把背景搬到了现代。英美两国完全是不同的政体,好多事情的处理方式也很不同。不仅如此,作为英国老牌政客的迈克尔·道布斯文笔十分老练,我翻译的时候,就像有位大叔在我身后,冷峻地盯着我看,我几乎读完每一章都是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

议员拿的东西,应该称作“红箱子”,还是“红匣子”?上下议院之间的对话,应该用“质问”还是“质询”?为更好地译出《纸牌屋》,何雨珈花大量时间了解书中所涉及的政治背景、专业术语,查阅英语字典以确保文字的准确性。她说,“这本书的翻译过程,也是更深入地了解英国政体,了解其中权力纠葛的学习过程,虽然很繁琐,但这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情。”

“也有遗憾。”何雨珈说,现在再看当时的翻译,发现翻译腔有点重。“迈克尔·道布斯的写作风格,与莎士比亚很像,喜欢用长句,我在翻译的时候很谨慎,尽量想原汁原味地传达给读者,但是这也导致一些地方,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