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民间音乐里 装着生活的百科全书

发布时间:2019-02-14 15:31:21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记者 余如波

汪洋抬工队(魏小石 摄)

“人”是音乐最重要的方面

魏小石认为应该从生活入手,慢慢进入并了解民间音乐和音乐人。为此,他总是以“项目制”的方式组建起不同的团队。

“塔石”成立之初,魏小石正着力调研“号子”这种民间音乐,得知仁寿长期流传着石工号子,他便赶到当地,见到了汪洋抬工队队长赖家修。“我们在一个茶楼絮叨了一下午,他迫切、热忱、耐心地讲解汪洋抬匠的历史以及号子。同时,他的抬工队也完全符合我印象中要寻找的对象——有生活,有文本,音乐形式多样。”

几年来,魏小石以自己的直觉,为“塔石”选择合适的项目。“我们跟合作者的关系,其实是为他们写一个简化版的、跟音乐紧密相关的传记,所以需要长时间合作。”此外,魏小石还认为一个人的音乐状态需要用不同场合来呈现,“在录音棚里录的音乐是一回事,在家里、在舞台上展现的音乐是另一回事。”

魏小石认为,“人”是民间音乐最重要的方面,“塔石”的众多音乐档案都能体现这一选择项目的标准。一些民间音乐人曾在多地生活、学习,辗转于不同地域、民族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不同于人们想象的“原生态”或“地方”艺术家,各种不同来源的音乐在他们身上融合。

完成项目,同样离不开各种角色的人。“塔石”的核心成员只有魏小石一人,尽管他通晓英语、土耳其语,以及一定程度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和蒙古语,依然不足以应付调研所需。因此,每次开展一个新调研项目,他都会组建一个临时项目组。以新疆乌孜别克民歌“埃希来”的调研为例,团队中就有新疆艺术研究所的突厥文献学者,有英国剑桥大学的音乐学者,有川音的声音工程师,还有新疆的记者、文化部门职员等。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标签:
相关新闻
SSI ļʱ